为活跃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12月13日,由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736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107教室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邱仲麟教授担任主讲人,做题为“鲸豚搁浅:中国历史上的例子”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历社学院副经理、博士生导师赵文亮教授主持,经理助理、硕士生导师赵树国副教授担任评议人,青年教师王保宁、张世慧、史慧佳、张婷婷和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邱仲麟用鲸豚跃出海面的照片,引出了讲座主题“鲸豚搁浅”,他指出中国各类史料记载的鲸豚搁浅事件虽然不少,但与西方及日本的记载相比图像资料极度缺乏,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邱仲麟的讲座大致有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他分析了鲸豚在山东近海、长江三角、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和广东沿海等地区的活动,运用丰富的史料介绍了鲸豚游入长江、黄河等内河的情况,让在座员工对鲸豚的生活习惯及其生存状况有了初步了解。第二部分,是对鲸豚搁浅个案的具体分析。他先以量化统计的形式向大家呈现鲸豚搁浅的空间分布状况,指出鲸豚搁浅次数最多的为东海海域,特别是东海北部。但邱仲麟强调,方志等史料的记载绝非完整,部分时间出现了明显空白,四大海域未见相关记载。随后,他引用各地的记载和神话等统计资料,论述鲸豚搁浅与其生殖季节相关的观点。接下来,他谈论了鲸豚搁浅规模问题,并引用清代的记载资料论证当时有较大数目的鲸豚搁浅且搁浅鲸豚的体型较大等具体问题。但同时他也强调,由于对长度记载存在极度夸张现象、古今之间丈量单位变化的差异以及史料记载不同等因素,记载内容有较大的出入,部分内容依然有待考证。在第三部分中,邱仲麟对鲸豚搁浅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他首先对相关个案所显示的搁浅原因与背景进行整理,并引用乾隆皇帝和西洋传教士丁韪良对鲸豚搁浅原因的理解来对钱塘湾一带多鲸豚搁浅的原因进行解释,其中包括潮汐、地形等多种因素。他指出,根据现代研究,人们易于理解鲸豚搁浅的原因为鲸豚已在海上死亡,尸体被潮水或海流冲上岸;古人常在史料中神化海上死亡的搁浅鲸豚,但并没有详细记载鲸豚在海上死亡的原因,且至今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是同样神秘的是活鲸搁浅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最后,邱仲麟讨论了古人对于鲸豚搁浅原因的文化解释,指出古人大都注意到搁浅鲸豚的眼睛多脱落,并将其神化为明月珠。他将古人对鲸豚搁浅的文化性解释归纳为“贬谪说”、“闰鱼传说”和“神虾押巨鱼”三种,且通过“闰鱼传说”进一步论证海上飓风与鲸豚搁浅具有相关性;到了清代后期,多种文化解释渐渐融合到了一起,对鲸豚搁浅解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在第四部分,邱仲麟为大家介绍了鲸豚搁浅的后果:除极少数被放生外,大部分搁浅的鲸豚都惨遭杀害,鱼肉被用来食用或者熬油照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随后他向大家展示了相关实物遗迹,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展示了古人用鱼骨做的房子、屋梁和神庙,以及制作标本或者旅游景点,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鲸豚搁浅的历史案例。
讲座提问环节,针对“明代中国没有出现大规模捕鲸活动的原因”、“古人对鲸豚的不同的形象化人性化描述能否看出其神化过程是一个持续化过程”等问题,邱仲麟进行了详细解答。对于“明代中国为何没有出现像日本一样的大规模捕鲸活动”这一问题,他给出了两个解释:其一,明代中国近海渔船多为单桅渔船,船体较小,捕鲸的危险性较大,大规模捕鲸活动无法实现;其二,日本海岸线弯曲漫长,鲸豚的活动较多,捕鲸成功的可能性较高。而对于“鲸豚神化是否持续存在”这一问题,邱仲麟认为中华民族对海洋与自然始终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从上古时代到清朝,人们将海洋或海洋生物神秘化的现象始终存在,在中国文化中,物种神化这是一个持续性的架构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在此基础上,邱仲麟呼吁同学们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生物,保护自然。讲座点评环节,赵树国对邱仲麟的精彩讲解表示由衷的赞叹和敬佩,并鼓励同学们学习邱仲麟充分利用有限的史料进行研究的精神以及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学会运用数字、图片等形式进行研究,将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要善于捕捉史料,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社科大讲坛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加深历社学子对鲸豚搁浅相关知识的了解,鼓励员工用历史的眼光,从多种角度认识鲸豚搁浅现象,提高了同学们搜集、解读、运用史料的能力,为同学们进行历史研究提供借鉴,提高了同学们对历史研究的兴趣,为学院培养更多历史研究人才奠定基础。
邱仲麟,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中国明代研究学会原理事长。在明清都市社会、生态环境、明清社会慈善、中国近世医疗文化等领域均有建树,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