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跃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10月22日,由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700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116教室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胡适纪念馆主任潘光哲博士担任主讲人,做题为“新文化史与近代中国史研究的一些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经理、博士生导师赵文亮教授主持,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经理张登德教授,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生导师刘志鹏副教授,学院青年教师刘本森、张世慧、陈静、赵卓然、史慧佳与两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潘光哲通过讲述他儿时亲历大陆的梦想,指出我们应对过去的历史、过去的思考有所想象,他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以新的视野看待历史,而新文化史提供的视野与视角为我们研究近代史、追求历史事实以及站在怎样的立场上讲述祖先的故事提供了借鉴。他强调新文化史为我们正确运用的史学思路和思维调整自己看待历史的视野提供了启发。随后,潘光哲以蒋介石的日记为载体,讲述了蒋介石年轻时求学上进的良好品质,他又以蔡元培不断阅读西方书籍为例,说明我们应从各类史料中综合总结我们所认为的历史,个人日记、报刊广告等途径都是我们拓宽历史视野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潘光哲以梁启超到日本后的思想变化为例,提出我们在调整历史视野的同时,也要放宽历史视野的观点。他通过列举林肯、福特等人的例子,表示美国的思想史是美国思想与认同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家都应有以节日为代表的民族集体记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历史书写所体现的集体记忆与政治文化也应得到重视,他强调记忆史是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素材。最后,潘光哲以推荐书目为引,再次强调我们应当从多角度认知历史,但新文化史仍是中国的历史,仍要遵循中国历史学的基本规律,思路的拓展仍要以史学资料为基础。他提出,我们现在对历史的认知是由多种历史记忆构成的,任何因子都有可能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认识,因此我们要拓宽历史视野,完善历史认知。
讲座提问环节,潘光哲针对“在历史研究中如何避免过度诠释或视野受限”、“在研究新文化史时如何避免理论被过度解读”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于如何避免过度诠释或者视野受限问题,他以林肯纪念碑为例,认为同一历史事物,会因为人们的族群、立场等因素的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要学会从多角度看待,尽量全面客观地把握历史。对于如何避免理论被过度解读的问题,他提出了“顺藤摸瓜”的解决方法,建议先找到最初提出的理论,顺藤摸瓜,弄清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找到实证性的材料来佐证自己的理论观点。他鼓励同学们积极锻炼自己思考能力,找到自己要走的路,不要辜负历史学赋予我们的使命。讲座点评环节,刘志鹏副教授从内容、方法、态度三个方面对潘光哲先生的讲座进行了总结,高度赞扬了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鼓励同学们吸收借鉴潘光哲博士的历史研究方法,学习其在学术上专一的态度,努力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看待历史,积极承担历史责任。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讲座的举办,有利于同学们从新的视角看待新文化史和近代中国史,扩张研究的视野,开拓史学致知的疆域,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历史研究的兴趣,使历史研究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院培养更多历史学人才奠定基础。
潘光哲,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历任台大历史系兼任讲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约聘研究助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研究员兼任档案馆主任、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财团法人纪念殷海光先生学术基金会董事长等职;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胡适纪念馆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与当代台湾史。著有《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1833~1898)》《华盛顿在中国:制作「国父」》《「天方夜谭」中研院:现代学术社群史话》等专书及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主编《(新版)胡适全集》《(新版)殷海光全集》《容忍与自由:胡适思想精选》等史料汇编;并另主编《近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等书。